耍 玩 艺 儿「耍孩儿是什么意思」

14

三十多年以前的胶东农村,经常会来一些走南闯北耍玩艺儿的,特别是在年前年后那段日子。这些浪迹江湖的民间艺人,我不知道他们祖籍何处,且早已忘记了他们的模样。但他们给我童年带来的惊喜和欢乐,令我在梦里也能迸出笑声,譬如耍猴儿,譬如变戏法,譬如卖把式......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在小村的上空。耍猴儿的远远地来了,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麻绳捆裹的铺盖卷儿,一头是长方形的柳木小箱子。而那只堪称主角的小猴子,则蹲在主人的肩上,前眺后瞻,搔首挠耳,早吸引来一大帮左呼右拥的孩子。村子中央供销社小卖部门前的场地上,瞬间围满了等待看猴戏的人群。

在耍猴人的一阵锣响声中,小猴子从木箱里抓出一件小红袍套在身上,随后摸出一顶官帽扣在头上,最后又从箱里捞出一双小黑靴和一面写着“齐天大圣”的三角小黄旗。猴子蹬上小靴,挥着小旗,跳到箱盖上扮演孙悟空。它不时地前俯后仰,手舞足蹈,一会儿来个“弼马温醉酒”,踉踉跄跄,歪而不倒,一会儿来个“猴王闹天宫”,呲牙鼓腮,上下翻腾,而后执旗绕圈而行,似凯旋而归状。人群里不断爆发出一阵阵轰笑。

此刻,耍猴的便不失时机地端着铜锣讨赏钱。小猴子也会扼着个小铁碗跟着学样儿,并在主人的示意下作揖敬礼,它滑稽的样子又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我们小孩子当然没有钱给耍猴的,但衣袋里糖果、花生和爆米花还是有的,于是纷纷掏出来丢给小猴儿。小猴儿捧着赏品并不马上吃,旋即塞进主人肩头的褡裢里,像一个懂事的孩子,聪明又乖巧。这让我们欢喜得不得了,直到它随着主人的声声致谢走远了,孩子们留恋的目光仍被扯得好长好长......

而变戏法的到来,却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

变戏法,就是古代的“幻术”今天的“魔术”。

中国最早靠变戏法出名的,恐怕要数三国时期的方士左慈了。据史料记载:慈于许都尝与曹操宴,操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盛水钓得数条。操大喜,又谓曰“既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慈曰“易耳”,遂取一金盆,以衣覆之,须臾得紫芽姜盛盛然。后慈又以幻术悉取操所备酒脯以饷客,惹操追杀,乃隐身遁形于羊山头,云云。

我幼时看连环画,曾被《崂山道士》中描绘的奇妙境界所折服,也为王生的不耐苦寂、废于半途而叹息。那“剪纸成月”、“移席月宫”的奇观,那“筷子变嫦娥,翩翩舞霓裳”的浪漫,以及“壶倾不尽”、“穿墙有术”的神秘,无不深印我脑海,挥之不去。

由是,当变戏法的真正踏进闭塞的家乡,那妙手拈花、挪星换日的精彩演技,使身临其境的我对祖国民间艺术的热崇,无需再诠释了。以至使我真切地认为,他们所表演的就是真的在发生的。就像有一次央求母亲割肉,母亲说,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肉吃。我就天真地想,倘若也能像戏法艺人变鸡蛋变金鱼那样,变出一头大肥猪来该有多好!当然没几年工夫,人们的生活竟真的渐渐好起来,吃肉不仅仅只是逢年过节才有的事情了。

如果说,耍猴儿给人以新奇感,变戏法给人以神奇感,那么,卖把式给人的感觉则堪称为惊奇。

也是一阵锣响,外加一通吆喝,卖把式的就算摆好了场子。

班主单手挂锣,双手抱拳,场中一站,声音洪亮:“诸位乡亲!老少爷们儿!小班初临贵宝地,全仗在座来捧场。请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在下陈某先道声谢了!伙计们,开——场!”

最先上场的是几个年小的,刷刷连续数个跟斗,铿锵一番南拳北脚,阵势齐整,招式一致,训练颇为有素,博来满场喝彩。接着上场的是一个裸着上身的壮汉,把一杆三股钢叉往半空一抛,落下时在他双臂和前胸后背之间来回滚动,越耍越快,一团银光。舞毕,壮汉把钢叉立地一戳,双环跃动,嘡啷作响。

在观众不绝于耳的掌声中,一位发髻裹巾、装束利落的妇女耍起了一条系有红缨的绳镖。那绳镖在手中左转右旋,上下飞舞,收放有度,随着她一声娇喊“看我打那树杈”,绳镖宛如金蛇吐芯,目光所及,早已掠过众人头顶,牢牢钉在屋檐旁一丈高的一个树杈上,人群中顿时惊起一阵尖叫。其后,便有两个小姑娘捧着盘子接纳观众的抛赏......

多年以后,当我看了电影《少林俗家弟子》,才体会到这些跑江湖卖艺的是多么不容易,为了生计,远离家园,风餐露宿,尝遍了人间冷暖。但这些倔强的生命又是幸运的,在日渐富强的国土上,不会再碰到侯八赖之类的地痞流氓了。

錾金枪神出鬼没,齐眉棍虎虎生威,龙泉宝剑绽梨花,偃月大刀搅飞雪......十八般武艺表演完毕,全体人马齐站一排,拱手陈词:“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陈家班拜谢大家厚待!”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鞠躬收场,接着就该码算下一站是去敦厚淳朴的赵戈庄,还是真诚盛情的八里屯......

李付志,笔名 晴川,山东平度人,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青岛春泥诗社社员,野草散文诗群(福建分群)成员。其小说诗歌散文发表于《农民日报》《十月》《作家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青年作家》《东方散文》《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魂》《散文诗人》《散文诗作家报》《辽河》《青海湖》《北方诗歌》《天涯诗刊》《山东青年作家》等国内多家纸媒和微刊。曾获“机械杯”建国45周年有奖征文二等奖,第二届中国诗歌奖铜奖、“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散文组)金奖、全国首届“七夕.华原杯”爱情作品大奖赛“十佳新锐作家”、第三届世界华人爱情文学大赛三等奖、“夫之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小说类)优秀奖等奖项,作品收入《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6》《中国散文诗》《中国当代草根诗人诗选》《爱在沂源——大赛获奖作品集》《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新诗歌》《齐鲁文学2016年选》诸选本。出席2016年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

扫描二维码,关注东方散文

东方散文平台ID:dfsw12345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编微信号:buxiangxin6666

东方散文,作家摇篮微信号:dfsw123456

平台推广团队

执行主编:刘莉

编辑:水墨,sunny

文字校对:竹露清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