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东消防新规落地实施,明确禁止电动车、电池上楼充电,公共充电桩亦成为刚需。不过,目前广州的公共充电桩,收费未有标准,不同地方价格与服务差异颇大。有市民表示,希望充电费在可接受范围内,出台统一标准。
公共充电桩收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公共充电桩收费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按充电时间收费,有的按充电度数收费,有的按次收费,有的直接采用月保缴费,而有的品牌要求必须预缴费充值一定额度方可使用服务。
其次,是收费标准差异巨大。1元/4小时、1元/2小时、2元/3小时,0-220瓦0.3元/小时、0-300瓦0.33元/小时、每次4-6元,包月150元……因民用或商业用电的电费不同、地段不同造成的成本不同或商业策略各异,甚至因物业公司“入场费”要求不同,这并非不可接受,但必须公开透明,定价合法合理。
怎么收费,不仅关乎电动车使用者的利益,更与全体市民权益相关。一方面,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大量市民采用电动车出行,充电费已成为必需的日常支出。另一方面,广东省之所以在7月1日出台消防新规,明令禁止电动车、电池上楼、入屋充电,正是因为之前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已发生过多起爆燃事故,包括在电梯内、楼道中甚至屋内,部分事故造成屋内财物严重焚毁及人身伤亡。
根据广州市居民用电标准,市民为一辆电动车充满电约需要1度电0.6元。有受访市民表示,出于安全及守法考虑还是会选择公共充电桩。但如果放任公共充电桩收费乱象不断发展,在家充电和在公共充电桩充电价差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小数怕长计”,难免有市民偷偷带回家充电或采用从家中“飞线”到户外充电的危险方式。爆燃事故一旦发生,不仅电动车使用者会有危险,亦会危及周边邻居及整栋楼的安全。
从市场规则的角度来考虑,公共充电桩的供应商当然享有定价自由。但当电动车公共充电桩与停车场一样成为由市场主体提供的带有公共性质的服务,充电费则也应平衡各方利益。有关部门应当对各方权责作出规范,并对充电费定价标准、方式与价格上限作出规定,避免不透明的定价方式带来的寻租空间或不合理的漫天要价。
对于广州而言,有必要根据目前的不同电费,对老旧居民楼、新型住宅小区及商厦制定不同的充电费标准,对于服务费则设置上限,并对服务内容进行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量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收取“入场费”问题,应当有所回应,保障小区住户权益及公共充电桩服务质量。目前,电动车的公共充电桩最主要需求都在住宅小区内,而物业管理公司往往向运营方收取大额“入场费”以作门槛。广东省电动车商会表示,因涉及“入场费”问题,运营方往往要“让利”颇多才能进驻。
这笔成本最终都会被转嫁到使用者身上。事实上,物业管理公司无权代业主选择公共充电桩运营方,更无权收费。即便设置在小区内的公共充电桩会某种程度上增加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但主要维护责任仍在运营方身上。有关部门应当对进入住宅小区的公共充电站数量、招投标方式,以及物管、运营方各自的责任和服务费配比进行详细规定,尊重业主选择权、知情权。
公共充电桩已成刚需,及早规范收费,才能避免挫伤市民规范充电积极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